訊息中心

列表頁
顧問觀點

使用進銷存ERP外,導入倉儲管理系統(WMS)之重要性

   2023/06/30



除了導入進銷存系統或ERP外,有必要再導入倉儲管理系統(WMS)嗎?
當業績快速成長或面對多品項且包裝複雜的產品時,雖然已導入進銷存管理系統或ERP系統,仍不能解決倉庫作業所面臨的管理問題,這種情況可能出現在以下幾個面向:
1.  庫存資訊失真
倉儲作業效率低落可能導致庫存管理不當,發生實際庫存數量與系統上庫存數量誤差的問題,無法及時補充庫存,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,如果倉庫作業無法跟上公司業績的成長速度,庫存可能會出現短缺,影響到客戶的供應。
2.  延遲交貨
倉庫作業無法及時處理訂單,導致揀貨、包裝和出貨的延遲,交貨時間延長,而延遲交貨則會引發客戶的不滿,甚至失去客戶,對公司的業務增長造成阻礙。
3.  人為疏失
當倉庫作業壓力增大,員工可能因疲憊或作業流程匆忙,而導致容易犯錯,引發人為上的疏失,不僅會浪費時間和資源進行後續的更正及補救,還會對客戶滿意度產生負面影響。
4.  作業瓶頸
當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,倉庫作業量可能大幅增加,但作業流程和資源配置可能無法及時調整,例如:揀貨和包裝區域可能因作業量過大而導致堆積,延遲作業進程,這可能成為倉庫作業的一個瓶頸,使整個倉庫作業效率下降。
 
當原本的系統已無法負荷倉庫作業,該如何解決?以上問題企業可以考慮以下解決方案:
1.  優化倉庫流程
優化倉庫流程是關鍵的一步,可以重新配置貨架和存儲區域,將相似的產品分類放置,以減少行走距離及時間,以確保倉庫人員在不同產品之間的能流暢地存取,以提升空間利用和作業效率,這時就需要導入倉儲管理系統(WMS)才能做得到。
2.  加強供應鏈協同作業
企業透過加強供應鏈協同作,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,提供庫存和需求資訊,可以實現更有效率的庫存管理,也能提前預警和應對單量暴增的情況,同時,與運輸和物流服務商合作,確保及時的運輸和交付,以滿足客戶的需求。在協同作業中,導入倉儲管理系統(WMS),利用資料交換或對接的方式,減少倉庫人員作業時間,避免人爲錯誤。可以補足進銷存系統及ERP系統的不足,大大提高倉庫作業效率。
3.  引進倉儲管理輔助設備
利用倉儲管理輔助設備,例如:手持設備、電子標籤揀貨系統、檢核管理系統…等,透過手持設備進行掃描條碼,可大幅降低人為錯誤;透過電子標籤揀貨系統揀貨只需按照指示燈進行操作,大幅提高揀貨準確度。這一系列物流倉儲工作,皆可透過倉儲管理輔助設備降低人力成本,加快倉儲作業速度,使員工更有效地操作和管理倉庫作業。
4.  提升員工教育訓練
培訓和提升員工的技能和知識也是重要的一環,在面對單量暴增的情況下,員工需要應對高壓力和高負荷的工作環境,若能導入倉儲管理系統(WMS)後,原本須由熟悉產品及倉庫流程的員工進行,導入後系統會提供空間計算、指示等方式,使新手也可以快速的勝任,大幅降低倉庫人員的培訓時間,增加其工作效率。
 
在微利時代,企業不斷追求降低運營成本、提高作業效率及客戶滿意度等,而倉儲管理系統(WMS)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且能夠幫助企業實現這些目標,它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,並跟上公司的成長步伐,這些都將為企業打下良好的基礎,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。若您有這方面的需求,可與我們聯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