訊息中心

列表頁
顧問觀點

從修車職人到經營者,你準備好面對客戶了嗎? ── 出廠關懷,為什麼總是在保養廠經營中被遺忘? 

   2025/07/11


文:偉盟系統汽車事業部輔導顧問/Jun  

「我們技術沒話說,客人自己會回來。」 
這句話,是我們在訪談外廠保養廠老闆時最常聽見的回應。
 
說這句話的人,往往是幾十年修車經驗的老手,對車的敏感度一流,對客戶的經營卻不太上心, 
而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徵:大多數都是從原廠出身、一路靠技術晉升為老闆的修車職人。 



從原廠技師到外廠老闆,角色改變了,思維有轉變了嗎? 

在原廠體系裡,技師的任務就是「把車修好」,至於客戶應對、進廠接待、出廠說明,通常都有服務接待人員負責,技師可以專心把工作做好,專業發揮不被打擾。 

但當這些技術人員自己出來開業,從技師變成老闆,角色雖然改變了,卻常常還是用「技師的腦」在經營保養廠。 

換句話說,他們繼續專注在「車」,而不是「人」。 

於是,出廠關懷這件事,就這樣被擱在角落。
 


為什麼很多保養廠不做出廠關懷? 

透過訪談與觀察,我們整理出幾個外廠經營者不做「出廠關懷」的主要原因: 


1. 沒時間、沒人力 

技師忙著修車,行政只有一人甚至兼職,哪有空一個個打電話問候或發訊息? 


2. 不知道怎麼做 

「要怎麼問?」、「問了他回我我又要再處理?」 

很多老闆怕問了反而開啟另一扇「客訴之門」,不如不問。 


3. 覺得沒價值 

「客人有問題會自己打來,不用特別問」——這是最典型的想法。 


4. 怕麻煩、怕惹事 

有的老闆坦言:曾經問過一位客人保養後狀況,對方說「冷氣聲音變大」,結果演變成責任爭議,從此不再主動關心。 

這些理由看似合理,但實際上是錯過了讓客戶「有感連結」的黃金時間點。 



外廠如何建立忠誠客戶?不是修得好,而是讓客戶感覺「被記得」 

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售後市場,技術早就不是唯一的差異點。 

今天你修好車,隔壁保養廠也修得不差,差別在於誰先讓客戶感覺「有人在乎他」。 

這就是所謂的「關係經營」,尤其是「出廠後的那一段空白期」,客戶回去後的3~7天,是最容易產生「異音」、「疑問」、「猶豫」的時間,如果這時你發出一封簡單的訊息:「上次保養完的車況還順嗎?若有任何問題,隨時找我們」 

→ 對方感受到的不是推銷,而是安心。 

忠誠來自信任,信任來自持續的關心與被記得。 


出廠關懷,不是行銷,是你的責任感體現 

很多外廠老闆會說「我們又不是搞行銷的,客人自己會回來。」 

但回來的是誰?是記得你的那個人。 

出廠關懷不是為了業績,也不是做樣子, 

它的價值在於: 

🔵減少潛在誤會 → 客戶有狀況也敢講  

🔵增強信任感 → 你不是賺完錢就不理人 

🔵引導二次回廠 → 讓對方知道,你還記得他 


而這些,可以靠LINE OA搭配CRM(客戶經營管理系統)自動發送訊息流程輕鬆完成,不用多請人,更不用天天打電話。 


你當然可以繼續只專注修車,但別忘了現在你也是經營者 

車修得好是基本,讓客戶想再來找你,是進階。 

你不用每天打電話聯絡客人,但你至少該讓他知道你沒忘了他。  

從修車職人到保養廠經營者,不只是換了名片頭銜,更是經營思維的升級。 

技術讓你站穩,但唯有經營才能讓你走得更長久,從一則簡單的出廠關懷訊息開始,就是你與客戶之間長久關係的第一步。

更多資訊請參見:https://www.wellan-auto.com/microscope